■安全社區的由來
“安全社區”的概念是在1989年第一屆世界事故與傷害預防大會上正式提出來的,來自50個國家的500名代表在會上一致通過了《安全社區宣言》。宣言指出:任何人都平等享有健康和安全的權利。這一原則是世界衛生組織(WHO)推進全人類健康及全球傷害預防和傷害控制計劃的基本原則。
■什么是安全社區?
安全社區是指建立了跨部門合作的組織機構和程序,聯絡社區內相關單位和個人共同參與事故與傷害預防、控制和安全促進工作,持續改進地實現安全目標的社區。安全社區并非單以一個社區的安全水平高低作為衡量標準,而是取決于該社區是否有一個實現了資源整合的、跨部門合作組織機構、逐步建立和完善了有效的運行機制和工作模式,持續改進地促進社區居民的安全與健康,全員參與、全員受益,實現社區安全與健康目標。安全促進是為達到和保持理想的安全水平向人群提供所必須的保障條件的過程。
■安全社區的發展
1989年,瑞典的Lidkoping社區被確認為世界第一個國際安全社區。
2003年,香港屯門社區及共葵青社區成為中國首批國際安全社區網絡成員。
2006年,濟南青年公園街道成為中國大陸地區第一個國際安全社區。
2007年,浦東新區花木街道成為上海市第一個、全球第128個國際安全社區。
■安全社區的基本理念
安全社區的基本理念是強調針對所有類別的安全和傷害進行預防和控制,包括所有年齡的人群、環境和條件。其主要目的就是通過社區內各種不同的組織機構,包括政府部門、商業機構、學校、社會組織以及社區各類服務機構等緊密聯系起來,運用各自的資源及服務,為社區內居民提供一個安全的工作和生活環境,讓社區內所有人士不論是在工作場所,還是在日常生活中,都能保證安全和健康,最大限度地降低職業傷害、日常生活中的傷害甚至暴力及自殺等各種傷害和事故。
■安全社區的核心理念
資源整合 全員參與 持續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