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伴隨著經濟建設的不斷發展,環境保護問題已經成為現階段我國重要的社會和民生問題,不夠到位的環境監管能力不能有效滿足環保工作的需要。智慧環保體系的構想與建設探討成為更多的專業人士研究的重要課題,通過感知環境,結合物聯網技術處置和管理社會與自然的水體、大氣和廢棄物等,綜合探尋合理措施,向著智能化和系統化的道路發展。本研究主要從智慧環保體系的理念和主要技術著手,分析完善我國智能環保建設體系的有效措施。
關鍵詞:智能環保 體系建設 完善舉措
日益嚴重的環境污染和層出不窮的資源浪費破壞等對自然環境的發展造成巨大的威脅,生態建設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與重視,智慧環保的核心技術和綜合內涵是符合我國的社會經濟發展的,實施有效的環境污染防控需要智能環保體系的建設,充分利用環境信息化,使用現代的科學技術和智能體系提高環境監管能力是社會發展的必然結果。
1 智慧環保體系的基本情況
1.1 智慧環保的相關理念
“智慧環?!钡睦砟钆c信息技術和生態環境息息相關,運用物聯網技術,將傳感器和設備裝置在指定的環境監控對象中,通過信息技術和云計算實現環保領域的實時控制與管理,整合人類社會和環境業務的相關性,精細化和動態化的連接方式不僅能夠促使環境管理朝著統一化和系統化的方向發展,而且有利于充分展現現代信息技術的整體化建設。
總體來說,智慧環保的數字化是該體系的關鍵內涵,新型技術的支撐使得智慧環保實現了自身的價值,面向綜合決策類的生態發展觀念的更新,以環保業務的智能化為側重點,注重數據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為智慧環保體系提供模型分析,探尋更加切實可行的環保發展規劃,資源的共享和系統的整合促使環境信息資源得到高效的應用與管理
1.2 智慧環保的主要支撐技術
要想實現智慧環保體系的全民建設,需要具備良好且龐大的技術支撐,現階段信息技術為多數系統的健全提供了共享信息,物聯網技術、云計算技術、智能GIS技術等均是實現智慧環保體系系統化建設的重要技術,以海量的數據對生態環保發展的空間進行挖掘,尋求可以拓展的發展平臺。從整體上來看,智慧環保的總體構架包括感知層、傳輸層和分析層,利用測量和捕獲到的信息來具體分析環境質量、污染源、生態輻射等環境因素,有效結合地理信息系統進行信息的交互,深入化的智能管理具有實時處理的功能,及時發現潛在和現有的污染源,為進行防治和生態保護提供智慧決策。環境模型模擬技術的集成應用能夠還原實際系統的行為方式,以物理原型為基礎的數學模型對于智慧環保體系的構建具有重要作用,三維地表水動力模型在實現河流、湖泊和濕地系統等水體的水動力學和水質模擬方面的作用十分顯著。
1.3 我國智慧環保體系的建設內容
社會的發展為環境信息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主要發展方向是智慧環保體系的建設,環境管理業務應用深度的增加和范圍的擴大要求資源共享機制的全面建設。廣泛準確的多源環境數據獲取的能力、迅速有效的數據傳輸能力給智慧環保提供了輔助決策支撐,智能管理主要包括以智能檢測預警體系和智能執法監督體系為內容的整體網絡,智能傳輸的方式較為多樣化,移動網、光纖網和無線網均能實現信息傳輸,環保云數據中心的支撐體系以儀表智能化和管理過程化為特征表現,基礎網絡建設的穩步推進和環保核心業務的信息化推進使得智慧環保的建設成效顯著。我國智慧環保體系的建設內容包括技術方面、人才方面和政策方面,建立在網絡通訊平臺和基礎設施環境健全的基礎上的系統一般是以辦公管理、應急管理和碳排放跟蹤管理為主要的應用功能。一體化的業務管理系統、環境數據資源中心和基礎地理信息平臺作為環境信息化信息系統的綜合保障和系統總體功能架構的主要內容,影響著智慧環保體系建設的穩定性和安全性。
2 完善智慧環保建設體系的主要措施
2.1 堅持標準化,促進建設的規范化
以數據共享為主要建設目標的環境信息體系需要整合各種環境業務應用系統的數據,加快建立統一的環境信息標準規范是必要的,大力推進標準的落實,明確的編碼體系有利于環保數據的準確與專業,通過對業務數據的收集與整理創建統一規范的信息管理體系,遵循相應的業務規范標準是開展環境信息化地方標準研制工作的前提,注重結合國家信息化標準來總結環境信息化的建設現狀,重點開展數據和管理規范的具體化。由于數據之間的關聯度較低,因此實現數據的綜合應用具有一定的難度,環境信息支持能力的減弱需要輔助決策的加強,對待滯后的全國環境信息標準化建設,應該以嚴格健全的標準和規范來提供轉變契機,環境數據中心的建設和環境信息數據的共享要以支撐平臺建設為主要目標。
2.2 提高信息資源共享的水平和能力
在遵守環境保護的行業標準的同時,需要堅持環境信息化標準,建立多維立體的思維模式,才能適應智慧環新理念,升級環境信息資源的數據庫,改善數據的結構,核準和篩選數據的相關內容,保證數據的科學完善,打造相對完整的數據模型體系,為有效地監測信息數據提供有力的支持,數據共享機制的建立是構建環保信息資源共享技術指引的關鍵環節,開展信息資源的規劃不僅為智慧環保體系帶來方便的數據提取,而且有利于持續深化改進各類業務系統的數據模型。統籌考慮局部系統的設計與實施應用,進行總體的構架和設計之后,強化智慧環保的頂層設計,形成縱向和橫向的關聯,以整合和重構環保項目建設的方式推動生態環保業務的系統管理。
2.3 全面推動環保業務應用
傳統的環境管理方式中存在一系列的問題,較為隨意的工作流程對環境信息化的發展起著制約作用,盲目建設智慧環保體系的做法是不當的,只有將職能型的模式轉變為流程型的發展模式,才能從整體上優化信息系統的智能化開發,對于面向公眾的社會管理,相關的工作管理人員應該認真負責,在公共服務的系統中,實現重點部門的整合,提升社會化管理水平,深入挖掘信息數據和模型技術,對環境因素進行分析和探究的過程中,提升綜合決策能力,實施環境信息的實時更新。
2.4 強化智慧環保的頂層設計和能力建
事實上,智慧環保的創新發展主要體現在新型技術支撐手段的綜合應用上,人工智能和環境模型分析等均是為環保的技術創造奠定基礎,基于環境地理信息綜合辦公平臺,智慧環??梢岳铆h境監測監控系統來推動環保業務應用,加強頂層設計和能力建設為環境管理和決策提供有效的數據支持,環保服務平臺和決策支持系統的完善增加了智慧環保能力建設的可觀性,在轉變環保模式的基礎上,推動環保事業的全面健康發展。充分利用試點的結果,以實際的工作經驗作為環保體系的科學總結和理論指導,創造更多的產出。
3 結語
向大數據時代邁進的社會逐漸將智慧環保的建設提上日程,作為環保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智慧環保體系的全面建設為打造智慧城市奠定了較為堅實的基礎,高度重視與環境保護相關的智慧體系和頂層設計,以信息化的標準和專業的機制體制為主要依托,逐步開展智慧環保的相關研究設計,實現“智慧環?!钡目傮w規劃建設,充分整合決策信息,提升政府治理環境污染的能力,達到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目的,基于數據的決策化信息,為生態環保建設提供重要依據。
參考文獻
[1] 劉銳,詹志明,謝濤,等.我國“智慧環?!钡捏w系建設[J].環境保護與循環經濟,2012(10):9-14.
[2] 曹世凱,劉艷民,程麗雅,等.東莞智慧環保平臺建設思路與建議[J].環境保護,2016,4 4(18):63-65.